补中益气丸治疗癫痫吗-补中益气丸能治疗性功能吗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辅导:中西药合理联用-协同增效
-
中西药合理联用-协同增效
1.逍遥散或三黄泻心汤等与西药催眠镇静药联用,既可提高对失眠症的疗效,又可逐渐摆脱对西药的依赖性。
2.石菖蒲、地龙与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联用,能提高抗癫痫的效果。
3.芍药甘草汤等与西药解痉药联用,可提高疗效。
4.补中益气汤、葛根汤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与抗胆碱酶药联用,治肌无力疗效较好。
5.木防己汤、茯苓杏仁甘草汤、四逆汤等与强心药地高辛等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和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自觉症状。
6.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等与普萘洛尔(心得安)类抗心律失常药联用,既可增强治疗作用,又能预防发作性心动过速。
7.钩藤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与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巯甲丙脯酸等联用,有利于改善对老年高血压症的治疗作用。
8.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与血管收缩药甲磺酸二氢麦角胺联用,可增强对体位性低血压症的治疗作用。
9.桂枝茯苓丸、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与血管扩张药联用,可增强作用,其中的中药方剂对于微循环系统的血管扩张特别有效。
10.黄连解毒汤、大柴胡汤等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剂联用,可增强疗效。
11.木防己汤、真武汤、越婢加术汤、分消汤等与西药利尿药联用,可以增强利尿效果。
12.枳实与庆大霉素联用,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增强抗感染作用。
13.小青龙汤、柴朴汤等与氨茶碱、色甘酸钠等联用,可提高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14.麦门冬汤、滋阴降火汤等对老年咳嗽的镇咳作用,优于磷酸可待因,若酌情选择联用,可提高疗效。
15.具有抗应激作用的中药如柴胡桂枝汤、四逆散、半夏泻心汤等与治消化性溃疡的西药(H2受体拮抗剂,制酸剂)联用,可增强治疗效果。
16.具有保护肝脏和利胆作用的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柴胡汤等与西药利胆药联用,能相互增强作用。
17.茵陈蒿及含茵陈蒿的复方与灰黄霉素联用,可增强疗效。
18.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感染抗变态反应时同用,有协同作用。
19.丹参注射液加强的松,治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协同作用。
20.炙甘草汤、加味逍遥散等与甲巯咪唑等联用,可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各种自觉症状减轻。四逆汤与左旋甲状腺素联用,可使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临床症状迅速减轻。
21.延胡索与阿托品制成注射液,止痛效果明显增加。
22.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等与西药抗肿瘤药联用,可以提高疗效。
23.清肺汤、竹叶石膏汤、竹茹温胆汤、六味地黄丸等与抗生素类药联用,有增强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效果。
24.麻黄与青霉素联用,治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增效作用;黄连、黄柏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脒联用,可增强治疗菌痢的效果;香连化 滞丸与痢特灵联用,可增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果;碱性中药与苯唑西林、红霉素同服,可防止后者被胃破坏,增强肠道吸收,从而增强抗菌作用。
补心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国家基本药物 3 《赤水玄珠》卷十:补心丸 3.1 补心丸的别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功能主治 3.5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 3.6 摘录 4 《魏氏家藏方》卷二:补心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医方大成》卷五引《济生》:补心丸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竹林女科》卷三:补心丸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千金》卷十三:补心丸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 7.5 各家论述 7.6 摘录 8 《玉案》卷三 8.1 组成 8.2 主治 8.3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丹溪心法》卷三 9.1 组成 9.2 功效 9.3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10 《嵩崖尊生》卷八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1 《大生要旨》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方出《医学正传》卷三,名见《东医宝鉴》卷一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 12.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补心丸 * 补心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bǔ xīn wán
2 国家基本药物与补心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571 44 天王补心丸 蜜丸 9g 丸 0.79 中成药部分 * 572 44 天王补心丸 蜜丸 36g 瓶 2.9 中成药部分 573 44 天王补心丸 蜜丸 54g 瓶 4.2 中成药部分 574 44 天王补心丸 蜜丸 60g 瓶 4.6 中成药部分 575 44 天王补心丸 蜜丸 120g 瓶 8.7 中成药部分 576 44 天王补心丸 水蜜丸 6g 袋 0.95 中成药部分 577 44 天王补心丸 水蜜丸 12g 袋 1.9 中成药部分 578 44 天王补心丸 水蜜丸 36g 瓶 5.7 中成药部分 579 44 天王补心丸 水蜜丸 40g 瓶 6.3 中成药部分 580 44 天王补心丸 水蜜丸 48g 瓶 7.6 中成药部分 581 44 天王补心丸 水蜜丸 54g 瓶 8.5 中成药部分 582 44 天王补心丸 水蜜丸 60g 瓶 9.5 中成药部分 583 44 天王补心丸 水蜜丸 72g 瓶 11.4 中成药部分 584 44 天王补心丸 浓缩丸 200丸 瓶 9.6 中成药部分 *△ 585 44 天王补心丸 浓缩丸 48丸 瓶 2.4 中成药部分 586 44 天王补心丸 浓缩丸 180丸 瓶 8.7 中成药部分 587 44 天王补心丸 浓缩丸 192丸 瓶 9.2 中成药部分 588 44 天王补心丸 浓缩丸 216丸 瓶 10.3 中成药部分 589 44 天王补心丸 浓缩丸 240丸 瓶 11.4 中成药部分 590 44 天王补心丸 浓缩丸 300丸 瓶 14.2 中成药部分 591 44 天王补心丸 浓缩丸 360丸 瓶 16.9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赤水玄珠》卷十:补心丸 3.1 补心丸的别名补心丹(《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3.2 处方麦冬75克 远志(甘草汤煮)石菖蒲 香附子(童便浸)60克 天冬 栝楼根 白术 贝母 熟地 茯神 地骨皮各45克 人参 川归 牛膝黄耆各30克 木通24克
3.3 制法俱为细末,大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3.4 功能主治主心气不足,惊恐健忘。
3.5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用酒或圆眼汤吞服50~70丸。
3.6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
4 《魏氏家藏方》卷二:补心丸 4.1 处方酸枣仁(炒,去壳)、沉香(不见火)、薏苡仁(炒)、乳香(别研)、柏子仁(炒)、鹿茸(酥炙)、车前子(炒)、当归(去芦,酒浸)、五味子(去枝)、人参(去芦)、覆盆子(炒)、防风(去芦)、穿心巴戟(去心)、枸杞子、菟丝子(淘净,酒浸,研成饼)、白茯苓(去皮)、肉苁蓉(去皴皮,酒浸)、熟干地黄(洗)各等分。
4.2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3 功能主治生养气血,补不足,泻有余,滋润精血,养固其元,使邪气无侵,令营卫坚守。主男子妇人,童男童女,忧愁思虑,食饱恚怒,耗伤心气,精神不守,酒后行房,百脉离经,营卫失调,脏腑遂生疾病:阴阳不足,则寒热往来;气血虚耗,皮毛枯槁;心气不足,怔忡冒乱,梦寐惊惶;肾不足,则乏力失精,小便淋沥;肝气不足,目昏疲倦,四肢烦疼;肺不足,则秘利不常,痰嗽喘急;脾不足,则面黄腹急,饮食无味。并治鼻衄,沙石淋及妇人产后蓐劳,平日恶露,肌瘦骨蒸,久无子息,或妊月未足,多致损堕,诸虚不足,日久淹延之疾。
4.4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莲心汤送下,1日2次;盐汤饭饮亦得。
4.5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5 《医方大成》卷五引《济生》:补心丸 5.1 处方紫石英(煅,研)1两,熟地黄(洗)1两,菖蒲1两,茯神(去木)1两,当归(去芦)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黄耆(去芦)1两,远志(去心,炒)1两,川芎1两,桂心(不见火)1两,龙齿1两,人参半两。
5.2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3 功能主治忧愁思虑过度,心血耗散,故多惊恐,遗精盗汗。
5.4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5.5 摘录《医方大成》卷五引《济生》
6 《竹林女科》卷三:补心丸 6.1 处方当归身1两,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茯神1两,人参1两5钱,麦冬1两5钱,枣仁8钱,柏子仁8钱,炙甘草4钱,五味子1两2钱,莲子1两2钱。
6.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3 功能主治产后心气大虚,惊悸,言语颠倒。
6.4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0余丸,芎归汤送下。得卧即安。
6.5 摘录《竹林女科》卷三
7 《千金》卷十三:补心丸 7.1 处方当归1两,防风1两,芎?1两,附子1两,芍药1两,甘草1两,蜀椒1两,干姜1两,细辛1两,桂心1两,半夏1两,厚朴1两,大黄1两,猪苓1两,茯苓(1方用茯神)2两,远志2两。
7.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能主治脏虚,善恐怖如魇状;及女人产后余疾,月经不调。
7.4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丸,酒送下,日3次。不知,加至10丸。冷极加热药。
7.5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恐怖虽属心肾之虚,然如魇状,乃虚阳鼓激痰涎涌塞心包,而成正虚邪实之象。虚能受热,故用姜、附;实能受寒,故用大黄;独倍用远志引领诸药,归就心包,以建补虚逐实之功。诸脏安和,则君主泰然,又何必专用补心之药乎。
7.6 摘录《千金》卷十三
8 《玉案》卷三 8.1 组成当归1两5钱,川芎5钱,粉草1两,生地1两,远志1两,枣仁1两5钱,人参1两5钱,柏子仁1两5钱,辰砂5钱,琥珀5钱,茯神8钱,南星5钱,半夏5钱,石菖蒲1两。
8.2 主治眼痛不已,日久无光。
8.3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80丸,灯心汤送下。
8.4 制备方法上为末,蒸粉为丸,如绿豆大,金箔、朱砂为衣。
9 《丹溪心法》卷三 9.1 组成朱砂2钱5分,瓜蒌5钱,黄连3钱,归身尾3钱5分。
9.2 功效补心。
9.3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口服。
9.4 制备方法上为末,猪心血为丸服。
10 《嵩崖尊生》卷八 10.1 组成黄耆1两,茯神1两,人参1两,远志1两,熟地8钱,柏仁5钱,枣仁5分,五味5分,朱砂2钱5分。
10.2 主治常惯怔忡。
10.3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口服。
10.4 制备方法炼蜜为丸。
11 《大生要旨》 11.1 组成黄耆(蜜炙)2钱,枣仁2钱,远志(去木,甘草汤泡,焙)2钱,茯苓2钱,生地5钱,人参1钱,菖蒲7分。
11.2 主治产伤气血,心气大亏,心神惊悸不宁,时见鬼神,言语颠倒。
11.3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用芎归汤送下,得卧即安。
11.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大枣为丸,朱砂为衣。
12 方出《医学正传》卷三,名见《东医宝鉴》卷一 12.1 组成川归身1两5钱,川芎1两,粉甘草1两5钱,生地黄1两5钱,远志(去心)2两5钱,酸枣仁3两,柏子仁3两,人参1两,辰砂5钱(另研),金箔20片,麝香1钱,琥珀3钱,茯神7钱,胆南星5钱,半夏5钱,石菖蒲6钱。
12.2 主治心虚手振。
12.3 补心丸的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津唾咽下,或姜汤送下。
12.4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辰砂为衣。
古籍中的补心丸 《普济方》:[卷十六心脏门]心虚(附论)半夏(门冬(去姜半分。枣三枚。煎六分。食后温服。补心丸(出千金方)治脏虚。善恐怖。如魇状。及女人产后...
《竹林女科证治》:[卷三保产下]惊悸也。宜石斛散。若心气大虚,言语颠倒,宜芎归汤送补心丸,得卧即安。石斛散人参酸枣仁茯神远志肉白芍石斛...
《保婴撮要》:[卷十]下气用平胃散。癫痫劳瘵,用补中益气汤。心气虚弱,用补心丸。心气虚寒,用补心汤。脾胃虚寒,用理中汤。肝木...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三·心脏部一]下气用平胃散。癫痫劳瘵,用补中益气汤。心气虚弱,用补心丸。心气虚寒,用补心汤。脾胃虚寒,用理中汤。肝木...
《医灯续焰》:[卷六]劳极脉证第五十一得了干燥综合征,“欲哭无泪”?中医辨证助你益气养阴,润燥生津
“黄医生,我好像得了一种怪病,最近我不管喝多少水还是很渴,太干太硬的食物吃不下,眼睛也很干涩,我这是咋了?”
这不是怪病,而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这个病容易被人们误解成上火、吃坏肚子等,因此没有前往风湿免疫科就诊,导致病情不能缓解甚至进一步发展。那么,干燥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部分患者仅有口、眼干的局部症状,而部分患者则以重要脏器损害为首发症状:
一、局部表现
1.口干: 频繁饮水,进干性食物时常需水送服,严重者可出现进食困难、牙齿片状脱落及多发龋齿、腮腺炎、舌头疼痛,舌面干裂,舌乳头萎缩。
2.眼干: 眼部干涩、磨砂感、少泪,甚至哭时无泪,眼睑肿胀,严重者出现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失明。
3.其他: 皮肤干燥、瘙痒、表皮脱落,鼻腔干燥、出血、结痂,咽干等。
二、系统表现
1.皮肤: 皮肤干燥、下肢紫癜样皮疹、荨麻疹样皮疹、结节红斑等。
2.关节肌肉: 慢性、复发性关节痛。
3.呼吸系统: 慢性干咳,部分出现肺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等。
4.消化系统: 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黄疸。
5.肾脏: 肾小管性酸中毒、肾性尿崩、肾钙化、肾结石等。
6.神经系统: 癫痫、偏瘫、偏盲、脊髓炎、脑神经炎等。
7.血液系统: 淋巴瘤、骨髓瘤。
干燥综合征的症状这么多,典型症状又是眼干, 怎么知道自己是干眼症还是干燥综合征呢?
? 干眼症即角结膜干燥症, 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如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工作,或长途 汽车 驾驶,眨眼次数减少,故而引起泪液减少;大风天气、干燥的环境导致泪液蒸发过多等。表现为眼部疲劳、干涩感、有异物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烧灼感、酸胀感,眼睛发红、疼痛、畏光等症状,经过休息或短暂应用人工泪液就能恢复正常。
?干燥综合征的眼干症状是由于免疫性炎症破坏了泪腺,泪液分泌减少而造成的 。其症状表现为眼部干涩、有磨砂感、少泪,甚至哭时无泪,眼睑肿胀,甚至角膜穿孔、失明。治疗因轻中重度而有所不同,中度选用激素点眼加用滴眼液缓解角膜炎症状,重度可能考虑行手术治疗,修复眼表眼表眼表环境。
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学 “燥证” 范畴,若伴关节疼痛者可称之为 “燥痹" 。现代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有三:一是因 先天精血不足 、 脏腑阴液亏虚 ,不能濡润脏腑、四肢百骸;二是 因情志失调,肝郁化火 ,火热伤津成燥;三是因 反复感受燥邪 ,或过多服用燥热之物, 燥邪日盛蕴久成毒 ,燥伤津液。
治疗多以益气养阴,润燥生津为大法,配合清热、活血、化瘀等方法 。目前关于干燥综合征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可以大致分为 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气虚失运证、气滞血瘀证 等。
1.阴虚内热证: 治以滋阴清热,可用养阴清肺汤、玉液汤、二至丸等。
2.气阴两虚证: 治以益气养阴,生津润燥,可用生脉散、沙参麦冬汤、乌梅丸等。
3.气虚失运证: 治以益气升阳、滋阴润燥,可用补中益气汤合肾气丸。
4.气滞血瘀证: 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消燥,可用桃红四物汤等。
除了中药内服治疗之外,中医还应用 针刺、艾灸、中药熏洗 等治疗本病,并有特色外治法如 眼部熏洗和中药汤漱口 。眼部熏洗可以使用谷精草、菊花、石斛、玄参、金银花等煮沸后将蒸汽直接熏蒸患处,也可以用纱布浸蘸药汁,放在患处热敷。漱口可以使用麦冬、公英、薄荷、甘草等水煎后去渣,每日漱口3次,此方法可以起到 辅助改善口眼干燥的症状,配合中药内服更有优势。
闰月大夫提醒,干燥综合征作为一种 全身性免疫系统紊乱的疾病 ,虽然以上的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但并不危及生命。但也需 要长期的治疗控制和看诊随访 ,只要早发现,早期干预治疗,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如果任其发展,病情会逐渐加重,从而伤害全身各个脏器,严重影响身心 健康 。#家庭医生超能团#
点击下方问诊卡,立即咨询黄闰月医生,看病不用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