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史克的肠虫清的用法与用量

肠虫清可以治蛲虫病吗-肠虫清治疗癫痫

要看你是哪一种寄生虫病,用法用量都不同

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所引起的单独或混合感染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2片顿服1次.粪类园线或绦虫感染每日2片,连服3天.一次治疗仍未痊愈者,3周后再进行一次治疗.单纯蛲虫或单纯轻度蛔虫感染2岁以上儿童顿服1片.蛲虫患儿一次服药后,间隔1周再服半片.

用量用法

成人:驱勾虫第1次服400mg,10日后重复给药1次。驱蛔虫、蛲虫、鞭虫,以400mg顿服。其他寄生虫如粪类圆线虫等,每日服400mg,连服6日。必要时重复给药1次。 12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服法同成人或遵医嘱。 治疗囊虫病:每日每千克体重15~20mg,分2次服用。10日为1疗程。停药15~20日后,可进行第2疗程治疗。一般为2~3疗程。必要时可重复治疗。

肠虫清的副作用非常大,儿童肠虫清多久吃一次

 肠虫清多久吃一次 认识肠虫清的功效 寄生虫感染是比较多见的一类疾病,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清洁卫生条件较差,寄生虫感染的几率比较高。人体感染了寄生虫,就要想办法将虫体驱除,否则寄生虫会引发严重的疾病。要驱除寄生虫,选择药物很关键。驱虫药的一线代表药物就是肠虫清。那么肠虫清的副作用非常大,儿童肠虫清多久吃一次?

肠虫清的副作用非常大?

 肠虫清的剂量却规定是两岁以上的儿童都一次服两片。这是因为肠虫清口服后有95%不被人体吸收,24小时内即随粪便排出体外。被吸收的5%会在肝脏内通过代谢后杀灭组织内的幼虫、肠道内的成虫和虫卵,并在48小时内随尿液排出体外。由此可知,肠虫清是一种吸收少、不易在体内蓄积的药物。应用时,往往采用单剂量一次顿服,不需要按体重计算剂量,成人与两岁以上的小儿剂量一样。

 事实上,肠虫清是有副作用的。少数的病例在服用肠虫清之后出现口干、嗜睡、乏力、头晕、头痛、恶心等的不适症状,以及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但是一般都比较轻微,所以不需要太过担心,也不需要特别处理,可以自行缓解。

 还有,在使用肠虫清治疗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时,多于服药后2~7天发生,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热、皮疹、肌肉酸痛、视力障碍、癫痫发作等的情况,这主要与因囊虫亡释出异性蛋白有关,此时须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颅压、抗癫痫等治疗。此外,治疗囊虫病和包虫病的时候,因用药剂量较大,而且疗程也比较长,所以可能会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不过这通常会在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

 还有,要注意的是孕妇、哺乳期的妈妈以及两岁以下的宝宝都不适合吃这个药,如果吃了的话,可能会对宝宝产生不好的影响哦!

儿童肠虫清多久吃一次?

 肠虫清商品名为阿苯达唑,属于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其特点是广谱、跨纲、高效和低毒,是目前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驱虫药。肠虫清多久吃一次?肠虫清并不需要长吃,对于成年人和儿童人群来说,如果只是感染了普通的蛔虫,一般一年只需要服用一次药物,即可达到驱虫的目的。患者如果感染了其他类型的寄生虫,具体用法用量就需要使病情而定了。

 驱虫药一般在空腹时服用。可在饭后两小时服用,这时胃肠食物已基本排空,药物易与虫体充分接触,驱虫效果更好。如果服药前1小时食用适量酸醋,有助于虫体的驱除。如果服药后较长时间不排便,应适量服些泻药促便排出。

 服药剂量要适量。剂量不足,虫体没有被麻痹,虫体受到药物刺激出现游窜,易引起腹痛、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等,而且驱不出来。剂量过大,易中毒而且损害肝脏,因此,要避免常服或过量服用驱虫药。但是,肝、肾功能不全、脾胃虚弱、急性发热的儿童应慎用或禁用驱虫药。

 用药时,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q如左旋咪唑(驱钩蛔)、甲苯咪唑(安乐士)、阿苯达唑(肠虫清)等咪唑类广谱驱虫药,极少数患者在服药后10—40天逐渐出现缄默少动、情感淡漠、思维抑制、记忆力障碍和计算力锐减等精神呆滞症状,有的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国内曾发生一例服用两粒驱虫药导致半身瘫痪的。因此有咪唑类驱虫药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者儿童要慎用该类药物,并向医师说明。

 两岁以下的幼儿慎服驱虫药。两岁以内的幼儿肝肾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会伤害幼儿的肝肾,因此应慎用驱虫药。

肠虫清应该怎么吃

 肠虫清为高效、广谱、低毒的驱肠虫药。那么,肠虫清应该怎么吃呢?

 肠虫清用法用量:口服。

 1. 成人常用量

 (1) 蛔虫及蛲虫病,一次400mg顿服。

 (2) 钩虫病,鞭虫病,一次400mg,一日2次,连服3日。

 (3) 旋毛虫病,一次400mg,一日2次,连服7日。

 (4) 囊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为1个疗程,一般需1~3个疗程。疗程间隔视病情而定,多为3个月。

 (5) 包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2次口服,疗程1个月,一般需5个疗程以上,疗程间隔为7~10日。

 2. 小儿用量

 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剂型:片剂不良反应:1. 少数病例有口干、乏力、思睡、头晕、头痛以及恶心,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但均较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2. 治疗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时,主要因囊虫亡释出异性蛋白有关,多于服药后2~7天发生,出现头痛、发热、皮疹、肌肉酸痛、视力障碍、癫痫发作等,须采取相应措施(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颅压、抗癫痫等治疗)。

 3. 治疗囊虫病和包虫病,因用药剂量较大,疗程较长,可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多于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

 肠虫清禁忌:1. 有蛋白尿、化脓性皮炎以及各种急性疾病患者。

 2. 严重肝、肾、心脏功能不全及活动性溃疡病患者。

 3. 眼囊虫病手术摘除虫体前。注意事项:1. 蛲虫病易自身重复感染,故在治疗2周后应重复治疗一次。

 2. 脑囊虫病人必须住院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3. 合并眼囊虫病时,须先行手术摘除虫体,而后进行药物治疗。

 肠虫清作用与用途

 肠虫清为高效、广谱、低毒的驱肠虫药。能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生成,致使虫体能量代谢障碍。临床用于治疗蛔虫、鞭虫、蛲虫、钩虫、绦虫、粪类圆线虫所引起的单独或混合感染,并能破坏肠虫再次感染的循环。由于肠虫清口服后迅速吸收,在肝和肺等组织中均能达到相当高的浓度,并能进入棘球囊内。因此,对肠道外寄生虫病,如囊虫症、棘球蚴病、旋毛虫病,以及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肠虫清的副作用是什么

1.少数病人有轻度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腹泻、口干、乏力等不良反应,无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2.急、蛋白尿、化脓性或弥漫性皮炎、癫痫等病人以及孕妇,授乳妇不宜应用。 3.有严重肝、肾、心脏功能不全及活动性溃疡病者慎用。 4.少数病人服药后可能在3~10日始出现驱虫效果。 5.在治囊虫病过程中,部分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发热,荨麻疹等反应,反应程度与囊虫数量、寄生部位及机体反应有关。重度感染病人必须住院治疗,进行脑脊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的甘露醇。对皮肌型囊虫病无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