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患者是否为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引起癫痫?一周前磁共振颅脑平扫结果为枕大池蛛网膜囊

猫咪癫痫撞墙如何治疗-猫咪癫疯

1、该患者目前的症状是否为癫痫?

高度怀疑为癫痫,但没有脑电图证实。

2、癫痫是否由枕大池蛛网膜囊引起?囊肿问题解决后是否能消除以上症状?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一般不引起癫痫,囊肿问题解决后也估计不能改善症状。

3、医生能否给出明确的治疗建议?

建议继续行动态(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首先确认是否癫痫。同时行MR的高分辨率扫描,排除脑部其他问题。

必要时可来我院癫痫中心检查治疗。

(珠江医院郭燕舞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珠网膜囊肿的预防和彻底治疗

首先应该明确,珠网膜囊肿属于先天性疾病,与外伤史没有必然联系。具体方法是过1~2个月复查CT,前后对比,看囊肿有无进展,如果有明显增大,则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病因

(一)感染: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继发于各种类型的脑脊膜炎、脑脊髓炎,特别是病毒等感染引起的浆液性脑膜炎。

2.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全身感染如感冒、流感、风湿、肺炎、结核、败血症、盆腔感染等,均可能为致病原因。

(二)外伤:

颅脑外伤及脊柱外伤均可发生,外伤可很轻微,颅肌或脊柱可无骨折等改变。

(三)异物进入蛛网膜下腔:

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抗菌素、、造影剂等。

(四)中枢神经系统有原发病变:

如:肿瘤、脊髓空洞症、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等。

(五)颅骨及脊柱病变:如颅底凹陷症、脊柱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等。

(六)中毒:如铅中毒、酒精中毒等。

(七)病因不明:有可能是临床征象不明显或病因未查明的非化脓性脑膜炎,特别是病毒感染所引起。

症状

由于发病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常见的有:

(一)脑蛛网膜炎。

1.后颅凹蛛网膜炎:

(1)背侧型:临床症状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并可因慢性枕大孔疝而致枕颈部疼痛、颈项强直。

(2)腹侧型: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耳聋、耳鸣、周围性面瘫、颜面感觉减退、角膜反射消失以及肢体共济失调等。

2.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炎:主要症状为头痛和癫痫发作。头痛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一般较轻,有时在头位改变时可有加重。癫痫多为局限性。局限性的神经损害症状如偏瘫、失语等较少较轻。

3.视交叉蛛网膜炎:以头痛和视力障碍为主。

(二)脊髓蛛网膜炎。

以胸髓、颈髓病变较多见,早期常为后根刺激症状,产生神经根受累区域内的根性疼痛,轻重不一,休息后可减轻,常持续数月数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

(三)脑脊髓蛛网膜炎。

为脑部和脊髓均有病变,两者可同时发生,或由脊髓病变逐渐至后颅凹颅底所致,产生相应的脊髓和颅神经损害症状。

检查

脑脊液蛋白、细胞数多有增高。

治疗

(一)抗感染治疗:在疑为或明确是感染所致病例,可给以抗菌素或抗病毒制剂。有的病例即使结核证据不多,也可先给抗结核治疗,两周左右如有疗效,中继续按结核治疗。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静脉滴氢化可的松(100~200mg,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或肌注或口服泼尼松、地塞米松等。椎管内注射激素,通常一次使用地塞米松2~5mg,和脑脊液混合后缓慢注射至蛛网膜下腔内,由小量开始,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糜蛋白酶(5mg)或胰蛋白酶(5~10mg)肌注,每日一次,也可试用以软化粘连,但疗效不理想。

(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使用菸酸、地巴唑、654-2、山莨菪碱注射液等。

(四)理疗:如视交叉蛛网膜炎可试用经眼球部进行碘离子导入法。

(五)放射治疗:多用于脊髓蛛网膜炎及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炎,剂量宜小,对改善血运有一定帮助,但疗效不确。

(六)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囊肿切除及手术减压,对粘连的剥离有一定困难,且疗效不确,对和肿瘤难以鉴别者,也可考虑手术探察。

此外还可使用椎管内注射空气疗法,一次酌情注入10~15ml。自小量开始,每注入5ml气体即放出等量脑脊液,每5~7天一次,对早期病例松解粘连、改善脑脊液循环或许有帮助。颅内压增高者宜用降压措施。

经常头痛,做了CT也找不到原因,多半是这两种头痛,对症治疗即可

很多人都有过头痛,痛起来甚至想要撞墙,到医院头颈核磁、CT都做了,就是找不到原因,很着急。

其实做影像检查找不到原因有时候反而是个好事,这说明 没有脑肿瘤、脑出血、颈椎病等严重的病变。

但痛苦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该怎么办呢?还要看你到底是什么样的头痛,临床上最常见的不明原因的头痛常有 紧张性头痛、原发性偏头痛 等。

因为头痛来就诊的人中,大约有一半都是紧张性头痛。如果你的头痛感觉是有“压迫感”、“感觉头脑发胀”、“感觉头大”。

还有一种昏昏沉沉不清醒的感觉,或者更形象地描述为“头或肩部沉重”或“束带样”,像“头上卡了个东西”、又像是“后脑勺上贴了块膏药”、“带了个紧箍咒似的”感觉,那多半就是紧张性头痛了。

紧张性头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常伴随颈肩部的疼痛,按压头皮、脖子或者是肩背的时候,会发现有几个甚至多个“压痛点”。

可以先用以下方式来处理。

1.休息

大部分人可能都或多或少的有过类似头痛,如果仅仅是偶尔一次出现,并且头痛程度不重,最合适的处理方式就是休息。

一般情况下,如果能睡上一觉,头痛就会明显缓解甚至消失。

2.药物治疗

经常出现紧张性头痛,且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学习,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抑郁药、肌肉松弛剂、部分抗癫痫药物以及肉毒毒素注射等。

3.心理干预

大多数情况下,紧张性的头痛与心理状态有关,比如说压力过大、情绪过于紧张激动等有关系。

可以使用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来减轻紧张感,避免因为情绪问题而导致紧张性头痛。可以选择放松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等方式来进行治疗。

但如果头痛加重,并发症增多,或是头痛症状与之前有所不同,应该及时就医。

除了紧张性头痛,常见的还有原发性的偏头痛。

带上“原发性”三个字的疾病, 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找不到病 因,就像原发性高血压一样,我们没有办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不能根除。

应对的办法就是找到诱因并尽可能地避免,然后针对性地缓解症状。

如果你的头痛有下面几个特点,那多半就是偏头痛。

其一,疼痛感有明显的搏动性, 常出现在额头和太阳穴的位置,有的时候是一侧,有的时候两侧都有。

其二,间歇性的发作 ,不发作的时候没有任何问题,但发作的时候会让人非常的痛苦,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

其三,可能伴随有恶心、呕吐、视觉上的障碍 ,比如说经常看到闪光或者是眼前出现盲点。

其四,会刺激性的加重 ,比如说遇到强光、大的声音等会让头痛更加的严重。

最后一点,它反复发作、难 以缓解,一次发作能持续4小时到三天的时间。

前面已经说过原发性的偏头痛通常不能找到明确的致病原因,所以重点在于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诱发它发作的诱因。

而每个人的偏头痛诱发因素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这需要患者自己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总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头痛,然后予以针对性的避免。

一般来说,原发性偏头痛发作可能与 饮食、环境刺激、激素变化、自身情绪等身体状态变化 有关。

可以通过多次记录头痛的详细情况,如发生头痛前吃了什么、天气如何、是否与月经有关、是否因为过于激动、过饿或过饱而诱发了头痛。

详细记录几次之后通常就能发现规律,然后就可以避免。

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

我爸有这个病四五年了,非常痛苦。我现在对这个病已经非常了解,给你点意见。

治疗就两种:一、神经内科,吃止痛药,且全国各个医院,来来去去药就那几种,每种吃有个两三年,身体就产生抗药性,药效就大不如以前,实在受不了了,只能考虑手术了。药物治疗有一种叫卡马西平的,这种药有一定的毒性,一般人长期吃对身体是有害的,但这种药一般药店都有,也便宜,但医生是不建议长期吃的,实在受不了可以吃。还有一种药是加巴喷丁胶囊,本身是治疗癫痫的,但可以治三叉神经痛。二、神经外科,即使手术。分两种,一种是激光治疗,就是射线治疗的,按激光治疗面积计费,可能手术费用三四万吧,但复发率有点高,可能两三年后又会复发,而且一旦做了激光的,以后要考虑开刀手术就不好做了。大概是激光的原理是把这部分的神经电,以后开刀的效果就不怎么样了。激光的就是直接戴顶帽子,在仪器里完成,安全性高些。另一种手术就是开颅手术,这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心脏不好的病人是不适合做这种手术的,大概是把两条粘连的神经(三叉神经痛就是两条神经其中一条或两条有破损,粘连在一块,像电线一样影响它的通电)分开,中间垫一块棉,手术就是在耳后开一个孔,医院号称是微创,但术后有颅内感染的可能,且毕竟是开脑,手术风险较大。

我们也看过中医,吃了一段时间的中药,但中药的效果很慢,且医生开的药是长期会腹泻的,而且费用有点高,后面没有再吃,因为我爸本来肠胃就不好,吃了天天拉肚子是不适合的。那个中医还是军医来的。我之前从事的工作是做医疗软件,客户都是医院,我经常去医院的客户,也咨询了不少这方面的医生,深圳福田中医院的三叉神经痛的主任说这病只能控制,是无法治好的,即使针灸,也是只能缓解,不能根治。

我带我爸去看过深圳南山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广州三九脑科医院,目前还在吃药,考虑年后在老家找个有激光设备的做手术(我爸心脏不太好,不适合开刀的),我爸现在已经无法忍受那种疼痛了,因为这种病,随着时间的增长,它痛的面积越来越大,而且长期吃止痛药还有他的血压药,他的身体这几年瘦了几十斤,现在是皮包骨,又长期必须补养,一旦发作什么事都做不了,是需要有专人看护的,这几年我妈照顾他也跟着身体累垮了,我们做子女的,为了赚钱还是在外面奔波,只为给他们更好的条件。

如果你们生活中对此病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也可以交流。祝大家都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