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显示灰质移位,24小时动态脑电显示没有癫痫波,但病人抽搐,这种情况多可能会是什么原因

磁共振检查不出癫痫-磁共振查不出来

脑电图采集时间过短,如果放电比较少就可能看不到;或者脑电图机本身性能太差,就像相机的分辨率太低一样,有些放电也可能找不到;再有也有一部分人发作间歇期就是没有放电,这也是有可能的;还有就是你所见到的抽搐也可能并不是癫痫的表现,自然没有癫痫样放电。另外脑电图对阅图医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有些图可能有的医生就认为正常有的就认为异常,也不好说。

至于你所说的灰质异位,这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除非特别明确的灰质异位,很多都是很模糊的。也需要继续鉴别。有可能的话建议把磁共振的影像确认一下。

诊断癫痫,到底要做什么检查

癫痫诊断需要做以下检查:

1、核磁共振:排除脑部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确定导致(或诱发)癫痫的病因。主要包括海马硬化、颞叶内侧硬化、都是导致癫痫的脑部疾病,只有磁共振检查才能查出来。

2、脑电图:能够确定是不是癫痫,是哪一些类型的癫痫,脑神经受损程度,异常放电波及的范围,可以精准定位病灶,无遗漏,是非专业医院达不到的。

3、体格检查:包括一般内科系统查体和神经系统查体。重点应放在神经系统方面,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智能,注意病人的言语是否正常,在检查眼部时,应注意检查眼底。体格检查对癫痫的病因诊断有一定帮助。

4、实验室检查:用于检查相关疾病,指导临床治疗。帮助患者判断是哪一种原因导致患者出现癫痫病的症状,找到病因,进行对症治疗,才能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

5、病史资料:完整的病史包括:发作史、出生史、生长发育史、热性惊厥病史、家族史等,能够为诊断癫痫提供更多的线索。

癫痫百科:什么是磁共振阴性癫痫

在癫痫外科的发展长河中,神经电生理与神经影像学技术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上述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可以对致痫灶进行功能和解剖定位。20世纪80年代后应用于临床的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可以发现一些原来在CT上无法显示的结构异常或病变,特别是海马硬化、皮质发育不良、灰质异位症等。

在临床中,时常会遇见一些癫痫患者,癫痫发作频率高、发作持续时间长,但是在MRI中却未能发现有结构性异常。当癫痫的颅内起源病灶不可见时,部分学者认为这种癫痫是“无灶性癫痫”,但是这种“无灶”并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没有病灶,而是由于目前的一些检查方法(特别是普遍使用的MRI)未能发现致痫灶,就好比在MRI未应用于临床前,在CT上无法显示一些灰质异位症、皮质发育不良等病灶。在无灶性癫痫患者中而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异常,最常见的是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等神经元异常迁移等病变;而在另外一些病例中,虽然有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病变,但是这些病灶也不是导致癫痫的直接原因 详细了解请点击咨询的

CT和核磁共振对诊断癫痫有帮助吗?

癫痫的诊断需要依靠病史、症状和脑电图, CT和核磁共振对寻找癫痫的病因有帮助,但不能根据CT、磁共振的正常与否来肯定或否定癫痫的诊断。CT有很多优点,是一种无痛苦、无损伤、无危险、快速方便的辅助检查方法。如果大脑有结构上的异常,做CT检查很容易被发现。脑肿瘤、脑畸形、脑出血、脑萎缩、脑积水、异常钙化、脑水肿等,都可从CT片子上显示出来。头颅CT不仅可以反应病变的部位和大小,还可以了解周围脑组织的情况,协助判断病变的性质。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很多病人大脑并没有结构上的改变,做CT检查往往表现正常,所以CT正常并不能否定癫痫的诊断。CT的作用只是帮助寻找癫痫的病因,但也不能认为只要CT有异常,就是癫痫的病因,还需要根据病情具体分析。有些CT异常发现和癫痫并没有直接关系,如脑积水、透明隔间隙增宽等。磁共振(MRI)是通过体外高频磁场和物体的相互作用来完成成像过程。磁共振对脑肿瘤或其他结构异常的图形比CT更清晰,而且不受骨像干扰。对颅底和脑干部位的小病变也能显示出来,有时CT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灶,特别是对一些脱髓鞘性疾病,磁共振却可以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