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来了癫痫治疗-癫狂名家医案
癫痫病的症状是什么?怎么预防?
癫痫 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突然、过度的重复放电,导致脑功能突发性、暂时性紊乱,临床表现为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称为癫痫发作。可分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等,具有间歇性、短时性和刻板性的共同特点。癫痫系多种原因引起脑部神经元群阵发性异常放电所致的发作性运动、感觉、意识、精神、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俗称羊痫风或羊癫风。 癫痫系多种原因引起脑部神经元群阵发性异常放电所致的发作性运动、感觉、意识、精神、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发生癫痫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原发性(功能性)癫痫和继发性(症状性)癫痫。 (一)原发性癫痫:又称真性或特发性或隐原性癫痫。其真正的原因不明。虽经现代各种诊查手段检查仍不能明确。 (二)继发性癫痫:又称症状性癫痫。指能找到病因的癫痫。见下述常见病因。 根据发作情况主要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 1)大发作,又称全身性发作,半数有先兆,如头昏、精神错乱、上腹部不适、视听和嗅觉障碍。发作时(痉挛发作期) ,有些病人先发出尖锐叫声,后既有意识丧失而跌倒,有全身肌肉强直、呼吸停顿,头眼可偏向一侧,数秒钟后 有阵挛性抽搐,抽搐逐渐加重,历时数使秒钟,阵挛期呼吸恢复,口吐白沫(如舌被咬破出现血沫)。部分病人有 大小便失禁、抽搐后全身松弛或进入昏睡(昏睡期),此后意识逐渐恢复。 ( 2)小发作,可短暂(2~15秒)意识障碍或丧失,而无全身痉挛现象。每日可有多次发作,有时可有节律性眨眼、 低头、两眼直视、上肢抽动。 ( 3)精神运动性发作,可表现为发作突然,意识模糊,有不规则及不协调动作(如吮吸、咀嚼、寻找、叫喊、奔跑、 挣扎等)。病人的举动无动机、无目标、盲目而有冲动性,发作持续数小时,有时长达数天。病人对发作经过毫无 记忆。 ( 4)局限性发作,一般见于大脑皮层有器质性损害的病人表现为一侧口角、手指或足趾的发作性抽动或感觉异常, 可扩散至身体一侧。当发作累及身体两侧,则可表现为大发作 。 病因病理 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癫痫特别是大脑皮质的病变一般认为与下列四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在一些有癫痫病史或有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脏畸形的病人家族中容易出现癫痫; 2.脑损害与脑损伤在胚胎发育中受到病毒感染放射线照射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胚胎发育不良可以引起癫痫;胎儿生产过程中产伤也是引起癫痫的一个主要原因;颅脑外伤也可引起癫痫; 3.颅脑其它疾病脑肿瘤脑血管病颅内感染等; 4.环境因素;男人较女人稍多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另外发热精神刺激等也是癫痫发生的诱因。 癫痫预防常识 癫痫是一种常见病,其原因复杂多变,其表现“多姿多态”,其治疗“漫长艰难”。故为“江湖人”、“名医”创造了生财之道,他们往往打着“特效药”、“美国研发”等幌子招揽“顾客”,这些“特效药”的售价有时高得惊人,使许多本来就生活艰难的患者家庭雪上加霜。这里提醒广大患者及家属亲友,切勿因治病心切而上当受骗。发现有本病后应及时到神经专科诊治。详细地告诉医生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病的。发病时的详细情况怎样?就诊时最好有最t解你发病时情况的人相伴。该病的治疗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用药并强调“用药的不间断性”。许多患者经治疗一段时间后“癫痫发作”消失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用吃药了须在脑电图正常2—3年后才可停药。本病治疗的疗程有着较严格的时间规定,减药及现代观点主张单药调整剂量治疗,换用其他药,停药,须听取神经专科医生的告诫和解释。防止发作时意外是该类患者尤应注意的一方面。 癫痫大发作急救要点 识别癫痫大发作 (1)突然尖叫,似羊叫,神志丧失,立位可摔倒地上。 (2)全身抽动,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口吐白沫。 (3)舌唇常被咬破,有小便失禁等表现。 (4)每次发作历时数分钟,发作停止后昏睡数十分钟,醒来对发作过程毫无记忆。 (5)少数病人连续发作数小时或十几小时,神志始终不清醒,伴有发高烧和脱水现象。 癫痫大发作的急救方法 (1)癫痫大发作开始,应立即扶病人侧卧防止摔倒、碰伤。 (2)然后解开其领带、胸罩、衣扣、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3)头侧立,使唾液和呕吐物尽量流出口外。 (4)取下假牙,以免误吸入呼吸道。 (5)防止舌咬伤,可将手帕卷成或用一双筷子缠上布条塞入其上下牙之间。 (6)抽搐时,不要用力按压病人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扭伤。 (7)发作过后昏睡不醒,尽可能减少搬动,让病人适当休息,可给吸氧气。 (8)已摔倒在地的病人,应检查有无外伤,如有外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9)有癫痫病史者,必须按医嘱规律性地服用抗癫痫药物,切忌擅自减量或停服,否则会导致癫痫病复发或持续发作。 (10)首先癫痫大发作,一定要立即呼吸叫“120”急救电话,请医生前来急救,即使发作已停止,也必须到医院去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对症治疗,防止复发。 (11)小儿惊厥(类似癫痫发作)以高烧引起的多见,这时应尽快地把体温降下来,有利于防止再次发生惊厥,并应尽快送到有儿科的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癫痫急救要点 ①发作时注意防止摔倒、碰伤。 ②神志不清病人头侧位,使唾液和呕吐物尽量流出口外,防止窒息。 ③发作时不要用力按压病人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扭伤。 ④发作后尽可能减少搬动,让病人适当休息,可给吸氧气。 ⑤首先癫痫大发作,一定要立即呼叫“120”急救电话。 ⑥小儿惊厥尽快送到有儿科的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治疗。
学医不精走弯路,积年历练始成名——————五苓散故事分享
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会有开错方子的时候,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让人难以忘记。
在我还在读书学习中医的时候,那是很多年前了,有一次在一个中医门诊,遇到一个农村妇女,患了一个奇怪的病,就是口渴,想喝水,据她丈夫说,她每天要拿着暖瓶,不断地喝,要喝好多的水,但是仍然口渴,这个病她找了很多医院检查,并且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效果。
当时我和大家一起给患者诊了脉,然后看舌头,是厚厚的一层白苔,非常厚,但是当时我对舌诊还毫不精通,心中感觉奇怪后,还是从症状开始分析了,就很自信地对大家分析:当然,口渴就是津液大亏了,一定是阴虚,要滋阴!
结果,和大家商量,就以我为主开了三副滋阴的方子。
然后,这位妇女抓了药,就走了。
几天后回来,说基本没有什么效果,还是这样口渴,每天喝几暖瓶的水。
当时我们觉得可能是药力不够,于是,又开了三副滋阴的方子。
结果,还是没有效果。
我傻眼了,觉得此病没有那么简单,束手无策,后来听说患者要去北京看望孩子,就告诉患者,到北京找名医吧。这件事,在我的头脑中一直放了这么多年,这是一直非常愧疚的地方,自己还没有什么把握,就开出了方子,这是自己学问不深,并因此而耽误人,有的时候,想起来,觉得如果要再次遇到这位农村妇女,我一定要向人家鞠躬道歉。后来,自己读书多了,知道这样的情况,并不是阴虚,而是体内的水湿太重了,水湿蓄积在膀胱,导致气化不利,这会导致整个疏布水液的系统出了问题,所以身体还是处于缺水的状态,此时是局部水很多,但是另外的部分缺水,所以会口渴,但是喝的水会很快尿出。
这个时候,要用张仲景的利水的方剂来调理,比如著名的五苓散。这样的患者,后来我遇到了几例,让我觉得安慰的是,我后来都正确的处理了这个问题。
比如,有位中年妇女,口渴,不断喝水,小便多,自己形容如同直肠子,喝了就尿,每天要两暖瓶的水,但是还是口渴。做过检查,曾经怀疑脑部有肿瘤,后来经过检查证明没有。
我看到这位妇女的时候,就觉得时光倒流,觉得这是很早以前,自己在学校时遇到的那个病例又出现了,我心里想,这次,我不能再犯错误了。
哪位高人讲的来着,人不能在同样的地方跌倒。
于是我仔细观察,这位妇女的舌苔,就是厚腻的一层,满布于整个舌体,而且舌苔上面还都是唾液。这种舌象,就是体内水湿重的表现。
于是,我开了五苓散加味,三副药以后,这位妇女开始喝水量减少,后来又加服了几副,就基本恢复了正常。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原来认为这个病怎么也该是个很危险的病吧,原来这么快就恢复了。这,就是经方的魅力。
再后来,还有几个病例,比如有位老婆婆,她的儿媳妇向我求诊,也是这样的毛病,每天不断地喝水,同时还身上怕冷,穿的衣服比别人多好几件,舌象也是白苔满布,于是我也是用了五苓散加味,后来也是没有多少副药患者就基本痊愈。
还有一些奇怪的患者,比如,每年的一个固定的时期,一定会发烧,低烧,这样的我也遇到过几例,反复低烧,有经过几年都是这样的,最后我分析也是水蓄膀胱,气化不利,也用的是五苓散,结果也迅速痊愈了。所以,书不能不多看,张仲景先辈们殚精竭虑思考出来的身体调理奥秘,我们不能不多专研,否则会对自己的身体不了解的。
那么,这个五苓散里面到底蕴含着什么道理呢?
原来,五苓散的组成是: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之前讲过的苓桂术甘汤里面,除了炙甘草,其他的三味药都在里面,茯苓祛湿,白术补脾,桂枝温阳化气。同时,张仲景还增加了猪苓、泽泻两味药。
这里面,意味深长,说道很多。
猪苓和泽泻都是泻膀胱经和肾经的水湿的,那么,这就意味着,当我们更加确定,水湿的问题主要集中出现在膀胱时,我们可以用五苓散,它的用药部位更加集中一些,我们管这叫中医的靶向治疗。在《伤寒论》里面,这个方子治疗的症状包括:小便不利、消渴、微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等。
大家一般对这个方子的解释是,五苓散治疗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阳经腑同病。
估计大家看这个会很晕,都是术语,我下面就用图画的形式,来给大家做个比喻。比如,有条大河,这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在河的中间,修了一个水库,水库负责分出很多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把一部分水送到广大的农田,一部分水排放到下游,这是一个水利系统,比作我们的人体,就可以把这个水库当做是膀胱。
在中医里面,膀胱的概念和西医的不一样,中医里面的膀胱,是一个水液汇集的地方,在肾气的蒸动下,把水液或者输布到全身,或者排泄出体外,但是都是在肾气的蒸动下完成的。西医的膀胱基本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地方。
现在,我们体内的阳气不足了,结果气化的功能减弱了,不能把水输布全身,或者排出体外了,结果水液聚集在了膀胱。这好比一个水库,被冻住了,没法把水送到农田了。
此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农田里面没有水啊,于是就向河的上游打电话,告诉多放些水过来吧,于是,上面就开始增加了水量,希望灌溉田地。
但是,这些水,到了水库,发现这里都是冰了,没有分水的功能了,于是越河道而去,直奔下游,迅速地流到了海里,田地还是没有得到灌溉,于是还是告急,更加缺水,于是上游就要求加水量,结果流到海里的更多。
这在人体也是如此,水蓄膀胱,寒凝于此,无法气化,身体没有得到灌溉,于是就告急,于是我们就不断地喝水,可是,喝进来以后,膀胱不起作用,水直接被排出,身体还是缺水,无奈,仍然告急。
看到了吧,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患者不断地喝水,却仍然口渴的缘故。
同时,还会出现的问题是,因为水库被冻住了,因此很多水并没有完全直接排出体外,有的还流窜到身体的各个位置,成为不正常的水,这会引起很多问题。
此时,流出去的水少了,因此小便的量就有了问题,这叫小便不利,总是有,但是每次尿量不多,这和前面尿崩症的尿量极大不同,尿崩症是喝多少尿多少。而尿量减少这是小便不利。
没有完全尿出去,水就会在体内乱窜。
我们再想象一个图画,人体好比是一个苏州园林里面的奇石,里面是空的,外表有很多孔窍,当水从上面注入的时候,按理是可以从下面的孔窍流出的,这就好比是从人体的小便排出,现在我们把奇石的下面冻住,让下面的孔窍堵住,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水会从上面的各个孔窍冒出来。
在人体也是这样,有很多医案可以证明,五苓散可以治疗很多因为水湿泛滥引起的孔窍的疾病。
比如,曾有医生用五苓散治疗假性近视,就是看到患者舌苔厚腻,渴欲饮水,于是开五苓散,十五副药以后,患者视力明显改善。
还有医生用五苓散治疗耳鸣,也是因为水湿引起的类型的,这个患者用过很多的泻火的药,或者补肾的药,都没有效果,于是用五苓散,六副药以后,患者痊愈。
我也用五苓散治疗过这样的患者,患者的主要耳鸣,我看到她舌苔满布,明显是有水湿,因此考虑不管她到底是什么病,先去水湿,然后再看还有哪里失调,再调理。于是开了五苓散加味,结果几副药以后,耳鸣消失。这也让我再次领悟了中医的道理,中医非常相信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中医有可能都不去区分患者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只是去除患者身体内部的问题,然后,让患者的身体自己来恢复。
还有医生用五苓散来治疗癫痫,这个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面就说过,用五苓散来治疗,后世的医生也进行了实践,发现张仲景说的很对,部分因为水湿重导致的癫痫,用这种去水湿的方法,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脑为清阳之府,如果水湿重了,会有各种问题。当然,癫痫还有其他证型的,需要辩证处理。
此外,五苓散还用来治疗水湿严重导致的眩晕、呕吐、发热、汗出等等疾病。中医的原则是:无论你患的是什么病(病的名字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追逐病名,永远都没有穷尽),我们只是看是什么引起的你这个疾病,如果是水湿引起的,我们就去除水湿,然后,你自己的身体就会尽力恢复的。
这在中医里面有个名词,叫“异病同治”,意思是:尽管病名不同,但是如果引起的病因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去除这个病因,而疾病也就被清除了。我讲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反正我也没有尿崩症,也不头晕耳鸣,其实,我想讲述的是,我们现代人水湿很重,因为不大运动了,因为晒太阳少了,因为有空调了,因为喝冷饮的机会多了,总之,估计水湿一定比古人重,反正一定比五六十年代的人都要重,那个时候的人是以营养不良,气血不足为特色,现在的人是以痰湿重、肝气不舒为特色。我有的时候,给人诊脉查舌,会发现绝大多数的人,水湿都重,舌苔满布的人很多,因此,祛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一个 养生 的要务。
我并不是要让大家都成为经方家,我们学习的,是张仲景的方子里面的 养生 道理,张仲景的方子,给我们描述了水湿在体内时如何为患的,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变成正常的水,让我们的身体 健康 。
所以,五苓散和苓桂术甘汤等很有启发意义,还有在阳虚重的时候用的真武汤,都是张仲景的治疗水湿的系列方,据说在《伊尹汤液》里面,有著名的火剂和水剂(水齐),这是当时著名的方子,刘渡舟老先生分析,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方子就是著名的水剂,他认为,看《伤寒论》,一定要把水、火两个方面把握了,才能有所收获。
我现在在给大家调理身体的时候,因为遇到的大多数人都有水湿的问题,所以我会先把水湿给去掉,否则下一步的调理就会受到影响,比如有人直接用滋补的方法,结果湿气和滋补的中药混合在了一起,越补越乱。
但是,五苓散是中药方剂,大家不要拿来就用,需要找附近的医生,分析自己的体质,然后由医生开个方子,切记。
有谁知道谁是当今国内著名的神经内科医生
协和医院神经科名医介绍
王长华
王长华,神经内科学教授,女,1936年生,江苏丹阳市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市第一医学院医疗系,长期以来坚持在医疗、教学工作第一线。有比较丰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教学经验。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脑血管疾病,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并针对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对内科疾病的神经系统合并症有较多的钻研,尤其是对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以及甲状旁腺等疾病的神经系统表现等。近年来从事脑脊液细胞学研究,是全国脑脊液协会委员,十年来的研究工作对推动神经科临床疾病诊断和研究做出了贡献,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囊虫病、出血性脑血管病、脑肿瘤、脱髓鞘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护有重要意义。
刘秀琴
刘秀琴,神经内科学教授,女,1939年出生于吉林市,1964年自吉林医科大学毕业(现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内科临床3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院内、外会诊中,对疑难、重症病人的诊断及治疗予以指导。多年来圆满的完成了各种形式的医学教学工作,悉心指导年轻医生的工作。自1976年开始从事临床脑电图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并在该领域及癫痫等方面从事临床研究。
汤晓芙
汤晓芙,神经内科学教授,女,1930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原籍广州花县。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理学院,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1991年以来任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神经病学近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医学基础理论扎实,对于治疗神经患知识渊博,深受患者的好评和赞誉,在临床神经病学,尤其是对神经肌肉病以及神经电生理,特别是肌电图、神经电图及脑诱发电位方面的研究很有专长。
李舜伟
李舜伟,神经内科学教授,男,上海市人,1936年生,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89年任硕士生导师,1992年任博士生导师。从事神经科工作四十余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博采国内外学术专长,形成一套独特的思维模式,善于诊断和处理临床工作中疑难杂症。对神经科药物比较熟悉和了解,有时出奇制胜地解决患者的问题。鉴于目前精神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日益增多, 在与呼吸内科、心脏内科、消化内科、免疫内科协商后,决定开设心理生理疾病诊治中心,为解除由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内脏功能障碍患者做出应有的努力。
张振馨
张振馨,神经内科学教授,女,1942年生,浙江余姚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制),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37年,在诊治各种神经科疾患中解决了很多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最早诊断并报告高钾性周期麻痹,先天性副肌强直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70年代,开始癫痫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首先报道国产硝基安定和氯硝安定对癫痫的治疗作用。在协和医院成立“记忆障碍和帕金森病研究中心”,为方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而开展预约门诊。
吴立文
吴立文,神经内科学教授,男,1946年7月出生于江苏扬州。1968年毕业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并获硕士学位。1996年硕士生导师,2002年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为临床神经病学、脑电图学及临床癫痫病学。1994年回国后一直从事神经科临床工作,在我国首次报道了儿童良性中央颞区癫痫的长期预后及临床特点,对睡眠大发作的病人进行了系统全夜睡眠脑电图监测,在国外知名杂志上首次发表了福山型肌营养不良合并中央颞叶脑电图局灶性放电的病例。在国内率先开展常规及长时间录像脑电监测,共监测到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500余次,使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阳性率由过去的40%提高到82%。临床工作中使用抗癫痫新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及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开展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使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获得了痊愈。
杨荫昌
杨荫昌,神经内科学教授,男,1941年9月生于北京市。1965年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六年制本科毕业,从事神经内科工作37年,临床经验丰富,基础知识全面、扎实,有清晰的临床思维,擅长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及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的诊断和治疗,对神经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断和危重病人的抢救亦有较强的能力。
赵葆洵
赵葆洵,神经内科学教授,男,生于1918年5月,原籍北京。1940年获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1943年获北京大学医学士学位。1943年后从事神经精神科及内科专业工作,多年从事医疗、教学、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解决了很多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且医疗态度认真负责,深得病人的信任和爱戴。是国家第一批硕士和博士导师。从医五十余年,在医、教、研工作中均做出重要成绩,是我国知名的神经病学专家。
徐文璇
徐文璇,神经内科学教授,女,1932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196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40年来一直从事神经科临床医疗与研究工作。曾承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本科和护理系的临床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专业理论扎实,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能为疑难重症患者排忧解难。曾多次成功地抢救了多种危重病人,使他们转危为安免于亡。例如严重的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危象等患者的急性呼吸麻痹、严重器质性脑病、急性昏迷病人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问题等。几十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医疗事故及差错。
郭玉璞
郭玉璞,神经内科学教授,男,1928年1月出生,吉林九台人。1952年毕业于长春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博士生导师。临床工作中善于运用神经病理基础知识与临床工作结合应用现代技术开展周围神经活检和肌肉活检的临床病理诊断,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主持神经科神经病理实验室工作多年来参加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提供的病例颇受好评,如神经病理方面多发性硬化,同心圆性硬化。
黄一宁
黄一宁,神经内科学教授,男,广东惠阳人,1955年出生于广西南宁。1977~1982年就读于广西医科大学医疗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他对神经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全面,对神经科学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肌电图、诱发电位、脑电图、颅脑超声、神经影像学等均有较深的造诣,能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治。现在主要进行脑血管病的研究。
黄惠芬
黄惠芬,神经内科学教授,女,1928年4月25日出生于安徽休宁县。195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六十年代初跟随著名神经精神病学教授许英魁学习神经病理,打下扎实的基础。从事神经内科专业近四十年,以临床医疗工作为主,同时兼作教学、科研工作。专业基础理论较扎实,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曾为很多的外地或边区患者排忧解难,使长期诊断不清或误诊的疾病迅速得以确诊,获得良好疗效,深受病人爱戴和尊敬。
曹玉珍
曹玉珍,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女,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逾35年。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凭借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医疗经验,能够准确及时地诊断、抢救和治疗神经内科的急危重症病人。
崔丽英
崔丽英,神经内科学教授,女,1956年12月27日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1977年12月进入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86年9月考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1988后转为博士研究生,从事神经病学和临床神经电生理的研究,1991年7士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她作为神经科医师已经20年,能够全面掌握神经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神经系统的各种疾病诊断治疗与抢救有较丰富的经验,如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伴有呼吸肌麻痹、癫痫连续状态、静脉窦血栓形成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早期溶栓等。能够解决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治。
谭铭勋
谭铭勋,神经内科学教授,男,1925年3月出生,山东掖县(现改名菜州)人。1942~1948年于国立中正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医疗、高干保健、医大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临床神经病学和老年神经病学,尤其在脑血管疾病和帕金森病等老年神经疾病方面造诣较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